這不是觀光,更不像旅行。這是實實在在的生活。
沒有趕行程的動作,沒有景點觀光的必然性,沒有高級餐廳飯店下午茶…
我只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在這兒 - 倫敦。
三個星期下來,因為省錢,餐餐自己煮,洗的碗大概是我在台北三個月的總合。
三個星期下來,提著菜走路的時間佔了好大一部份。
三個星期下來,走的路更是在台北走路六星期的總合。(我本來就愛走路了。)
三個星期下來,我煮過了印度菜、墨西哥菜、還有英式早餐。
三個星期下來,我煮過什錦粥、泡菜火鍋、蔥爆牛肉、開陽白菜、沙拉雞丁、蕃茄蛋炒飯,還有很失敗的魚。
三個星期的生活,就是生活。
洗衣煮飯,每樣都沒少。
燙衣服,拖地板,比以前更勤快。
說英文的時間變多了,看英文節目的時間也變多了。
英文有沒有好一點不知道,但就假裝它會慢慢進步。
三個星期下來,我沒有思鄉,卻常夢見家人和以前的工作。
也許我還沒習慣慢下來,也許我還是有些不安。
人生的未知數,隨時充滿危機。
他對我說,想五個多月以後的事太遙遠了,
在這五個多月裡,他相信有更多的危機。
這話聽起來好可怕,卻顯得好真實。
今天得知一個要好的朋友莫名其妙的分手了。
原因不詳。
知道以後,其實覺得很可怕。
人的關係,和生活,總是可以輕易地,改變。
那還有什麼是永恆的 ?
雖然說,人本就該有能力活在未知當中。
但總是,少了安全感,多了不安。
生活,就這樣,一分一秒的度過。
活在當下是多難的一門課題 ?
有誰懂得?
三個星期,叫我不向前看,也不要向後看。
然後呢? 然後再說。
每天就是認真的過,過到盡頭了,再來想接下來怎麼過。
說得好容易,做起來真的難。
是亞洲人的通病嗎? 還是其實大家都一樣?
活在不安、未知的世界裡,是否大家都隱隱感受著恐懼呢?
前幾天看了一部喬治克隆尼的電影 - up in the air
他的工作就是到處飛去Fire別人,試著讓別人以比較正面的方式接受被資遣。
許多人都很難接受,在一個地方工作了十幾年,忽然間接到這樣的通知。
無預警的。
想想,那的確很駭人。
有了房貸、車貸、小孩的學費、生計…忽然間,一切歸零。究竟該如何負擔?
我現在正在寫一部小說,一部與現代人有關的小說。
我的身邊出現過許多有趣的對話,處處充斥著現代人的思維和恐慌。
我們這一代的人,也有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聲和悲苦,時代就某個角度來說是進步的,
但就另個角度來說,我們彷彿陷入了一個看似完好,卻找不到出口的球裡。
我不是朱少麟,我是寫不出那麼具有哲思的文字,
但我也是親身經歷了許多人生的課題,雖然大部份的時候我都是跌倒的那一個。
所以我想寫,把現代人對於人生的恐懼、未知的不安、和對人生的惆悵,
寫下來。
超過三週的旅外日子,讓我重新提筆,(還安裝了嘸蝦米正式版!切!)
我想,在剩下的五個多月裡,如果可以,如果我可以成就些什麼的話。
或許,就是這一本小說吧。
除了用文字來闡述之外,我找不到更好的方式。
所以,就讓我勇往直前,寫下去,寫出來吧 !